财政资金有限,仅靠政府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只怕“力不从心”。如何破解这一困境?临清积极探索PPP项目运作模式,巧借市场之力,撬动社会资本,政府与社会资本展开合作,打造民生项目“升级版”。该市PPP项目的运作,既推动了社会民生的发展,又实现了政府、社会、企业的多赢。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临清市续建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南水北调鲁北段输水干线临清市分水闸、引水涵洞、张官屯水库枢纽工程等部分,张官屯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入库泵站、出库泵站、围坝、入库闸、排水沟等部分。水库永久占地面积4455.15亩,最大库容为2293万立方米,每年充库水量5999万立方米,年供水量5475万立方米,水库日供水能力15万吨/日。为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绩效水平,临清市决定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临清市续建配套工程PPP项目。
工程入选临清市PPP项目后,各种配套政策开始逐步兑现,省级配套资金8780万元和奖补资金480万元全部下达计划,已到位7445万元。市级补贴5224万元,县级补贴7836万元也在逐步落实,而其撬动的社会资金可以达到3亿左右。“该项目静态总投资8.49亿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4.71亿元,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运作,在合作期限内政府方出资代表与中选社会资本方合资设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具体负责续建配套工程的投资、融资、建设及运营维护。”临清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赵鹏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吸引了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前来磋商洽谈,预计12月中旬最终选取社会资本方,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2013年、2014年临清市的财政收入分别为13.5亿元和15.6亿元,统筹用于工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设施建设等,这两年用于农林水工程建设的总投入分别为3.5亿元和3.6亿元。财政资金有限,仅靠政府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只怕会捉襟见肘。一方面要改善民生,一方面遭遇资金瓶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出现破解了这种困境。“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PPP模式已被视为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的投融资新趋势。”临清市财政局负责人认为,PPP在撬动城镇化建设资金的同时,为民间资本提供了投资的新渠道。“利用PPP模式将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这一模式,不仅用社会的钱办了政府想办的事,还可兼顾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投资效益。社会资本通过运营收益取得合理利润,超出合理利润的部分可以为政府创收,达不到合理利润的部分可以申请政府的可行性缺口补助。”临清市发改局投资科科长王杨介绍。临清市积极推进PPP项目设计推介,目前已有碧水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临清市续建配套工程和碧水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等4个项目列入该市PPP项目库,总投资1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