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临清市生产总值完成369.8亿元,同比增长9%;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6亿元,增长12.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亿元,增长15.2%;
进出口总额完成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12万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1.9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70元,分别是2010年的1.6倍、1.8倍……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最大的民意。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临清市近年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质量强市战略和融合发展战略,挟超常规跨越发展之势,向着冀鲁交界地区具有较强引领能力和影响力的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快速前进。
提高总量转型升级
一个总量较大、运行稳定的经济体,才有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才能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总量扩大了,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才有强大的基础。在提高总量的同时,临清市坚持转型升级。着力加快转调创步伐,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6:58.7:34.7,三产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创新驱动战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0家,其中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50家、过亿元的13家,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1亿元、利税131亿元,分别增长7.2%和6.5%;“两化融合助企行动”深入开展,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县,7个项目列入省两化深度融合重点规划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2%、提高3个百分点;新增著名商标1个、聊城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0家,临清市被评为“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标准建设了顾家商业中心、豪翰商贸城、铁临物流、青港国际、三和文化旅游景区等一批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项目,电商产业园吸引百余家企业入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38家,预计实现增加值130.3亿元,增长8.3%。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粮食总产达到82.9万吨,实现“十三连增”;专业大户发展到532户、家庭农场45家,聊城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0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90个;甲鱼、湖羊养殖规模全国第一,肉驴养殖规模居全省前列,来聊参加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的领导、专家到润林牧业进行了实地观摩指导,第十二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在临清市举办。
着力加强生态临清建设,以全面做好海河迎检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水及大气污染防治,建设完成了污水处理厂4万吨扩建等12个海河迎检项目及一批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项目,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临清市被评为“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市”。
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规划引领作用日益凸现,构建了覆盖面广、衔接性强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及各功能分区设计等全局性战略规划和一批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规划,以及道路、广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商贸项目规划。所有镇办均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8个镇办完成了小城镇提升工程规划编制。
四大要素强力支撑
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本、优质金融服务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临清市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充分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突破口,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数量不断增长,人才质量大幅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资本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开展了对接央企和知名民企、全国工商联直属行业商会、重点城市招商、特色产业招商等大型主题招商活动,在深化与中色集团、诚通集团、华润集团、巨能控股集团等合作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大唐集团、新兴际华、吉峰农机、顾家集团、力诺集团、香港豪翰、台湾诚富集团等一大批央企、上市公司和知名民企来临清市投资兴业;累计签约合同项目609个,实际到位资金465.5亿元,其中2015年实际到位资金140.2亿元,是2010年的3.3倍。
金融工作健康发展,积极搭建政金企合作平台,设立了国内首支区域市场普惠种子基金,盛祥担保增资到1亿元,创新了股权、仓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区域股权挂牌企业达到20家,数量稳居全省前列;大宇纺织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实现了全市零的突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11.6万吨。
公共资源保障进一步增强,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稳妥推进窑厂复垦和土地增减挂钩等工作,累计挖潜土地4217.15亩,争取指标1512.8亩,置换土地指标536.68亩,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食药监管、卫生计生、市场监管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经济开发区与新华办事处实现了“区镇合一”,烟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营改增”改革全面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了“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等。
三大战略引领转型
推动科学发展,要以创新为灵魂,质量为基础,大项目为支撑。
临清市建立产学研基地10处,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企业1家、省“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11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达到17家,其中国家级2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迅力特种汽车电动清扫车项目获“第六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8项关键技术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项目,2个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2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现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名牌产品14个,聊城市长质量奖4个,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家,A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家,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6家,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4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中色奥博特、宇捷轴承、凯美瑞轴承等一批企业参与了16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
重点项目建设迈上大台阶。累计建设市级重点项目443个,完成投资800多亿元。其中111个项目列入聊城市重点,2个项目列入省重点。中色奥博特4万吨高精度铜合金板带、5万吨内螺纹铜管、2万吨压延铜箔,三和纺织集团高档色织面料及气流纺、德能金玉米年产30万吨糖及糖醇、华兴纺织50万锭紧密纺、秋华纺织年产2亿米人棉印花面料等338个项目竣工投产。三和纺织工业园部分投产,大唐临清2X350MW热电联产项目、新兴重工天然气非管网科技生态园、齐鲁三农产业园等大项目正加快建设。在聊城市重点项目观摩中始终保持在第一方阵。